9月21日,《检察日报》头版头条刊发《以“新”护“新” 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》重磅报道。其中,以“一个非遗品牌产品被冒用之后”为题报道平阴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知识产权案。
一个非遗品牌产品被冒用之后
从上世纪90年代单打独斗式维权到“国家队”司法保护,一个案件的办理凸显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护航“非遗”产业健康发展的温度
“小黑驴,白肚皮,粉鼻子粉眼粉蹄子,狮耳山上来啃草,狼溪河里去喝水,永济桥上遛三遭,魏家场里打个滚,冬至宰杀取其皮,制胶还得阴阳水……”平阴县东阿镇的福牌阿胶历史悠久,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荣膺金奖,从此誉满全球。作为“中华老字号”产品,福牌阿胶制作工艺精细,其传统熬胶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然而,随着市场对阿胶需求的不断增长,阿胶市场鱼龙混杂,假冒福牌阿胶的犯罪行径也逐渐浮现。
2017年至2022年,邢某等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,在东阿县小作坊制造假冒福牌阿胶,多层分销销往多省,仅生产源头邢某的销售金额就达320余万元。
今年7月,山东省平阴县检察院检察官到企业走访,详细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,现场听取企业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建议。
因该案涵盖生产加工、包装印刷、全国范围内销售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全链条环节,涉及人数众多,平阴县检察院成立专案组,以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高质效办理此案:
——精准研判法律适用。该院结合犯罪地位、作用、主观恶性、危害后果等进行分级分层处理,对生产者、包材供应商的主导者、源头批发商等32人分别以涉嫌生产、销售假药罪,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,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提起公诉,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,得到法院判决支持,实现了惩治犯罪与保护企业权益的有机统一。
——及时开展行刑反向衔接,避免“不刑不罚”。检察机关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对10名被不起诉人(包括单位)予以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,实现“轻罪不逃责、重罪不漏网”的梯度惩戒,有效震慑违法犯罪。
——以检察建议守护非遗传承。针对该案侵害福牌阿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,检察机关向相关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,建议加强对阿胶市场的监管,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制,并得到积极响应整改。此外,该院还根据此案举一反三,以点带面全面了解县域内存在的众多非遗传承保护的难点堵点问题,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,推动非遗全面保护。
“一个品牌被多重保护,检察机关守护的不只是品牌本身,更是我们生产经营的信心。”在山东福胶集团董事、副总裁黄长勇的记忆中,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生过盗用福牌阿胶商标的事件,福胶集团多次上演维权之战,但维权之路力不从心。如今有了司法机关的全方位保护,品牌企业打赢维权之战更有底气了。